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六部門近日公布的《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目標,到2025年,內蒙古的光伏及新型儲能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晶硅材料生產規模占全國的40%以上,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達到可以滿足80%以上本地建設需求。
能源電子產業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新能源需求融合創新產生并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包括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 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等領域。上述《意見》同時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裝備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并網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大幅提升;氫能供給能力得到有效保障。
為此,內蒙古將大力引進適用于新能源產業的光電子器件、功率半導體器件、敏感元件及傳感類器件、智慧能源信息系統等企業,加快發展智能儲能集成系統、半導體硅材料等關鍵信息技術及產品;推動能源電子企業采用智能設備、自動化技術、自動識別技術等數字技術建設數字化車間;鼓勵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建設智能工廠,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
重點產業上,《意見》強調重點發展高純硅料和電子級晶硅生產,提升大尺寸單晶硅拉棒、切片等制備工藝技術,提高電子漿料、光伏背板、光伏玻璃等關鍵光伏材料高端產業化能力,支持高效閉環硅料全套產線突破,提升還原爐、單晶爐、光電檢測設備水平。鼓勵發展有機硅、 碳化硅等硅基新材料領域。提升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和石墨負極材料性能,在延伸儲能產業鏈方面重點引進有機溶劑、鋁箔、結構件、PCS 儲能交流器等生產企業。
政策扶持方面,《意見》提出,落實已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措施,鼓勵地區之間通過股權分配、稅收分成等方式合作共建重大項目。優先支持能源電子產業一體化建設,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管控要求的前提下,依法依規保障能源電子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內蒙古包頭是晶硅光伏產業重地。據公開數據,2022年,包頭市光伏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國首個光伏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2023年,包頭市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將分別占全國40%;2025年,包頭市多晶硅、單晶硅產能將分別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預計產值將突破6000億元,并將建成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多晶硅、單晶硅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包頭的多晶硅產能和產量規模排名全國第一,產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